课程编码:GNED100348
学时:32
学分:2
课程类别:基础通识类选修课
所属板块:生命关怀与社会认知
选课要求:全校学生
任课教师:杨娥徐纪茹 陈艳炯党双锁
1.课程负责人简介
杨娥,医学博士,从事《医学微生物学》和《医学生物信息学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,教学经验丰富,研究方向为细菌的进化及菌群相互作用,作为编委参编教材10余本。
2.课程组成员
 
  
   | 课程组负责人 | 杨娥 | 职称 | 讲师 | 学科 | 医学微生物学 | 
  
   | 单 位 |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| 联系电话 | 18009237598 | E-mail | eyang@mail.xjtu.edu.cn | 
  
   | 任课教师 | 职称 | 学 科 | 单 位 | 
  
   | 徐纪茹 | 教授 | 医学微生物学 |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| 
  
   | 陈艳炯 | 副教授 | 医学微生物学 |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| 
  
   | 党双锁 | 教授 | 感染病学 |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感染病科 | 
 
课程内容简介:
世界上最残酷的灾难是什么呢?战争?地震?这也许是大部分人的回答,的确,一旦战争爆发、地震发生,血流成河,让人不寒而栗。然而,纵观历史,感染病尤其是传染病对人类的伤害,更为恐怖。
微生物的感染是没有国界的,全球化使得微生物的传播变得更为容易,世界文明史也是人类不断与微生物感染抗争的历史,大规模暴发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、艾滋病、埃博拉病毒出血热,比战争更残酷。本课程主要介绍那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的一般特征、传播与流行、预防与控制,希望让同学们了解微生物感染与每个人的健康都息息相关,并学以致用,加强防范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意识,关注健康,珍惜生命,提高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医学素养。并引发他们对于微生物与人类社会、环境关系的思考,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。
先修课程: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
授课模式:面授讲课
使用教材及参考书:
[1] 王旭东, 孟庆龙. 世界瘟疫史.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 2005
[2]马丁·布莱泽. 消失的微生物: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.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 2016
[3]“西交医学微生物学”微信公众教学平台
考核方式:开卷:期中考试成绩占50%,期末考试小论文占50%。